明末朱国祯在他的著作《涌幢小品》下卷《拳棒僧》里讲了一件事:
董青芝祠部,闻倭儆,集教师数十人讲武事,与一少林僧角拳,皆仆。僧曰:“此谓花拳入门,错了一生矣。”祠部惘然,亦不复谈。【1】
翻译一下:浙江乌程县人礼部尚书董份,对倭寇的事情十分警惕,时召集十多名武术好手谈论武事,其间与一个少林和尚比试拳脚,众武师都被击败。和尚告诫他们说:“这都是因为学习武术从花拳入门,走错了一生的路呀!”尚书十分失望,再也不同他们谈论武事了。
董份大约在明朝不是一个出名的官员,《明史》里没有为他做传记,但是在雍正年间编的《浙江通志》卷179有他的记述:
董份字用均,乌程人,嘉靖辛丑进士,由庶常历官礼部尚书。古文诗词书法并有高出一世之概,著有《泌园集》。
嘉靖辛丑即嘉靖二十年(1541)考中进士,顺着官员的晋升之路一步一步成为礼部尚书。擅长古文诗词书法著有《泌园集》37卷,收在《四库存目丛书》中,是他的孙子董嗣茂为他选编的。
董份算是个典型的江南文人,显然他并不清楚武艺之道,更不了解社会上以武艺自诩者其实大多是些江湖上卖狗皮膏药之流,并没有多少真实功夫。老家闹倭寇,本想出把力,结果招来了一群中看不中用的东西。
花法武艺给当时的军旅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,甚至是冲击。以至于戚继光将军在训练士兵时,不得不制定条例严厉禁止军营中习练“周旋左右、满片花草”式的“花法武艺”。
比戚继光少晚一些的何良臣在《阵纪》卷二《技用》一篇中写道:“外如花刀、花枪、套棍、滚权之类,诚无济于实用,虽为美看,抑何益于技哉?是以为军中之切忌者,在套子武艺。”【2】
这是各类花法武艺的真实面目:一是“美看”看起来很美,二是“无济于实用”。专门用来“人前饰观”的表演性武艺,主要表现形式是套路,何良臣称之为“套子武艺”,应该是军中的禁忌。
种种迹象上表明,明朝时期花法武艺已经十分盛行。不过人们似乎并不以为自己的花法武术就是花法武艺,实实在在地以为它就是真正的武艺。明朝时且如此,那么放眼今天,到处都是自以为是讲述神奇功夫运用技巧的武术大师,就不足为奇了。
这是多么奇怪的现象!
我们今人以为在冷兵器还是主战兵器的时代,武艺一定是经世致用的实用技艺,不想,花法武艺已经甚嚣尘上。
真正惊奇的是,武艺的流行我国与别国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路径。此篇小文就从剑法的演绎来见识一斑吧!
击剑
一 欧洲剑法变击剑
在中世纪的欧洲,高尚一族也有类似的要求:击剑与骑马、游泳、打猎、下棋、吟诗、投枪等的七种高雅才艺一起被列为骑士的素质教育。他们时不时地拿着他们眼花缭乱的剑术在人前炫酷,各国贵族竟然纷纷效仿,成为上流社会的一时之尚。那个时代,贵族中间彼此看不顺眼的时候,拔剑相向,用击剑来定生死。
春秋战国时期,我国也有一个侠客阶层,也是整天提着一把剑讨生活。想想那时候贵族中要求“通五经贯六艺”讲求素质教育,武士的情形和中世纪的欧洲骑士差不多。
直到1776年,法国击剑好手拉布瓦西埃发明了面罩,人们戴上面罩、手套,穿上击剑服,高风险决生死的击剑成了安全的体育运动。只是击剑的本质没有变,它仍然是攻防交锋。
剑道
二 日本剑法成剑道
日本的技艺总是与我国有关。
我国刀法于隋唐时期流传到了日本,并和日本本土双手刀法融合。日本剑一般称为日本刀,我国人称之为倭刀,刀身狭长微弯,单刃柄较长,适合劈斩突刺,看得出是刀剑合一的产物。刀剑在古代是武士精神象征,所以日本武士常年刀不离身,可不仅仅是装酷。
唐竹、袈裟斩、逆袈裟、左雉、右雉、左切上、右切上、逆风、刺突等是九种基本技术,日本剑派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。萨摩示现流以袈裟斩和逆袈裟两种斩击为基础,将多余的动作完全剔出;居合剑术就是以左雉或右雉为基础,辅助二段变形技。
十九世纪末火器成主流,刀剑没有了施展的地方,改用竹刀、穿着护具的格斗,成了“剑道”。
公孙大娘舞剑图
三 我国成剑术
我国剑术在很久很久以前,其实都是讲临阵实战的。《庄子·说剑》篇中写道:“夫为剑者,示之以虚,开之以利,后之以发,先之以至。”多么简洁的剑术战斗心法。
《吴越春秋》中越女论剑说:“凡手战之道,内实精神,外示安仪,见之似好妇,夺之似惧虎,布形候气,与神俱往,杳之若日,偏如滕兔,追形逐影,光若佛仿,呼吸往来,不及法禁,纵横逆顺,直复不闻。斯道者,一人当百,百人当万。”显然是以剑相搏时的战术与心理。
前面写道,明朝花法武艺如此流行,其实花法武艺诞生更早。不少专家认为“花拳”、“花棒”一类词语,在宋元时代就已经出现。但是舞剑这件事更早,唐朝诗人杜甫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》中描述公孙大娘弟子舞剑的情形:
昔有佳人公孙氏,一舞剑器动四方。
观者如山色沮丧,天地为之久低昂。
霍如羿射九日落,矫如群帝骖龙翔。
来如雷霆收震怒,罢如江海凝清光。
绛唇珠袖两寂寞,晚有弟子传芬芳。
临颍美人在白帝,妙舞此曲神扬扬。
人美,剑法也美。剑艺舞得直叫一个惊天地,泣鬼神。
中国刀剑法由注重实战转变为追求美观。